2012年9月15日 星期六

效法動物看世界,嶄新角度,嶄新視野


下午四點,綽號「熊爸」的王昱智,已經趕完了三場一對一的到府教學,剛回到位於撫遠街的「Dog老師全能發展學堂」。每週,他都要接受來自北、中、南各地飼主的委託,協助解決愛犬的情緒問題,慕名而來的客戶,不乏豪宅裡的名流。王昱智以「十年磨一劍」的專注一路走來,終於在馴犬這塊領域,樹立起一流口碑,也得到了家人和社會的肯定。
很難想像,小時候沒養過寵物的王昱智,竟然會吃上馴犬這一行飯。大學時代就讀大眾傳播系的他,原想可能就依照父母的期待,從事廣告或媒體工作。哪想到入伍後的一番際遇,開啟了他和狗兒一輩子的情緣。
把握人生機緣,開啟職涯嶄新規劃
當兵時,他偶爾被分配到照顧軍犬食衣住行的工作,本來對狗的恐懼,逐漸在朝夕相處中消失。「有一次休假多天回來,狗狗看到我,開心到快痛哭流涕,我才發現自己竟然被如此單純的情感給打動了。」感受到狗狗對他無條件的愛,讓王昱智從被動接受這份差事,轉為主動接觸新知。
像是為了考驗他的決心似的,退伍後,王昱智好不容易說服父母親,讓他們接受與新收養的愛犬「熊熊」同住一個屋簷下,哪想到沒多久,一場車禍卻奪走了「熊熊」的生命。王昱智反覆思考,為什麼事發的那一刻,自己沒能掌握住「熊熊」的行動?過去的訓練方式是不是有什麼瑕疵?
痛定思痛後,王昱智為了更瞭解狗的行為,找上了國內跨足動物行為學的先驅戴更基醫師,跟在他身邊學習用「愛的教育」取代「體罰」的訓練方式。這門馴狗課,王昱智越學越有興趣,從客戶變成講師,再從兼職升為正職。最忙碌的時候,一個星期訓練一百多條狗,卻也樂此不疲。
不計利益付出,只為厚積個人實力
新的訓練方式,需要對狗的肢體語言作更多的觀察、瞭解。為了累積能力,除了讀書吸收新知外,王昱智還需要更多臨床實習的機會。「我開始打聽狗主人們平日會在哪裡聚會,主動跑到公園去,只要發現有一點點問題的狗狗,我就主動向他們的主人提議,無條件為狗狗作訓練。」
一隻沒有受過訓練的狗,很可能因為情緒問題,會有攻擊性或亂排便等脫序的行為發生。「狗狗就像永遠長不大的小孩子,打罵只是將牠的情緒一時壓抑下去,但如果你懂得察顏觀色,營造出一個讓牠開心、沒有壓力的環境,牠很快就能服從訓練,不再作出脫序的行為。」王昱智一次又一次地觀察,試著從狗的角度去理解,想像自己如果是一隻狗,怎麼樣才會開心?他比一般馴犬師還要囉嗦,除了狗兒的問題外,他還要瞭解飼主家庭的環境、成員、生活作息,為的是更準確地判斷出導致狗兒行為失序的壓力源在哪裡。
十來年漫長的時間過去,王昱智逐步建立起他的犬類行為資料庫,經驗也越來越老練。過去,馴犬師可能要花兩個月,才能解決狗狗亂排便的問題,但他最快的記錄,只花了一天,就找出讓狗狗心情不好的癥結,一勞永逸解決問題。名聲傳開後,許多飼主心甘情願付出每小時兩千五百元的高額邀約,只為了能邀請他到府為愛犬作一對一家教。成功並非一日可及,決心後的堅持,正是他獲得肯定的主要原因。 
絕不輕言放棄,走過磨難更顯成熟
走到這一步,當年一度不諒解他從事這行的父母,也轉為默默支持。事實上,王昱智也曾遇過更大的挫折,甚至遭到同業的惡意中傷、阻撓,但他不願多談,只強調不管情況如何壞,自己從沒想過要放棄這條路,「我的人生哲學是,困難越大,越不要放棄,只要想作,就一定要努力作到最好,作到第一。」
馴犬專業,讓王昱智博得了金錢和名聲,然而反過來看,狗兒同樣也改變了他的性格。「我年輕的時候脾氣很硬,為了走馴犬這條路,我必須培養自己的責任感、耐心和同理心,學習站在狗的角度思考事情,脾氣跟著也就慢慢地變好。」這點,倒是他最初始料未及的。
不管生活給出多艱難的挑戰,只要振奮勇氣挺下去,一切磨難終究都會成為祝福,深刻註腳勇者無畏的人生。就像一杯層次分明的威士忌,不管產地氣候再怎麼凜冽,總能在陳釀的過程中,將每一分外在刺激,吸納為自己獨特的芬芳。迎向考驗的人,更能體會其中的餘韻無窮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