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9月16日 星期日

美國大選前高點將現


美國大選前高點將現

撰文者:愛榭克(izaax)
美國7月27日公布的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(GDP)初值,年增率為1.5%,雖比第1季差,不過,仔細檢視結構,卻發現這份報告呈現了一個重要事實:美國經濟受歐債風暴衝擊不大,呈現「穩中透強」。
明明GDP年增率下滑,為什麼還說經濟是「穩中透強」呢?主要有以下4項證據:
證據1》個人所得止跌回升,帶動內需消費
2012年第2季,美國儘管失業率居高不下,但是,象徵未來民間消費增長動能的時薪、可支配收入卻都明顯彈升。
其中,時薪年增率從今年第1季的1%彈升到1.8%,而且從2009年第2季迄今,都維持正增長走勢,這樣的趨勢如果可以持續下去,無疑將帶動美國民間內需消費繼續增長,讓經濟能夠穩步復甦。
▲個人所得止跌回升,帶動內需消費
▲個人所得止跌回升,帶動內需消費

證據2》服務業貢獻亮眼,就業復甦有望
美國第2季民間消費對GDP成長貢獻度的年增率僅1.05%個百分點,相較於第1季的1.72%,少了0.67個百分點。不過,仔細拆解民間消費的組成結構,可以發現服務業消費對GDP貢獻度的年增率,竟然來到近1年新高,且是在不低的比較基期上持續復甦。由於服務業從業人口占美國總就業人口超過8成,服務業能夠持續復甦,顯示美國整體就業正在加速改善。
▲服務業貢獻亮眼,就業復甦有望
▲服務業貢獻亮眼,就業復甦有望
證據3》進口創7季新高,意味內需動能增強
第2季美國GDP年增率僅1.5%,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進口擴增,導致GDP減損達1個百分點,但進口金額卻創7季以來新高。事實上,自2009年以來,進口擴增通常都是美股波段漲勢起點。因為美國經濟是靠內需消費驅動,進口擴增意味內需動能正在增強,只要進口不是集中在原油等能源消耗品,進而排擠其他消費品項,對經濟復甦即屬正面;而在油價上漲的此時,美國原油進口量並未拉高,更凸顯內需動能增強可期。
▲進口創7季新高,意味內需動能增強
▲進口創7季新高,意味內需動能增強
證據4》民間投資回升,企業對前景樂觀
除了民間消費外,第2季美國的民間投資也出現兩個好消息,首先美國的房地產持續復甦,新屋開工和銷售都在成長,對美國經濟成長的貢獻正在加強。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,一度在去年第3季後因為歐債危機深化所出現的3大企業投資要項,第2季都出現全面性的止跌回升,這情況代表企業對於景氣前景並不看淡。
▲民間投資回升,企業對前景樂觀
▲民間投資回升,企業對前景樂觀
【投資展望】
整體而言,在歐債風暴衝擊下,美國經濟看似走弱、實則續強,並沒有受到歐洲經濟走弱衝擊。隨著美國總統大選即將於11月6日舉行,時間僅剩兩個多月,在政府偏多心態、加上經濟數據不致出現重大利空情況下,投資人若持有美股,建議可繼續抱牢到選前,待高點出現時,部分獲利了結,並靜待選後出現回檔再加碼。至於空手的投資人,則建議待選後股市進行回檔整理時,再伺機進場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