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9月1日 星期六

諾貝爾

阿爾弗里德.貝恩哈德.諾貝爾(Alfred Bernhard Nobel)是瑞典的化學家、產業家、甘油炸藥的發明者。

諾貝爾的生平大致經歷為:



 1833年10月21日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。在家中排行第三。諾貝爾的父親伊曼紐爾·諾貝爾是位發明家,他發明了家用取暖的鍋爐系統、設計了一種制造木輪的機器、設計制造了大鍛鎚、改造了工廠設備。1837年父親破產,出走芬蘭謀生,幾年後移居俄國在彼得堡從事制造機器、鐵件和軍工設備。1853年,沙皇尼古拉一世為了表彰伊曼紐爾·諾貝爾的功績,破例授予他勳章。

 1841年至1842年間,他在斯德哥爾摩聖雅可比教會學校學習。

 1843年至1850年間,在俄國首都彼得堡跟俄羅斯和瑞士籍家庭教師學習。

 1850年至1852年,諾貝爾先後到德國、法國、意大利和北美學習,年僅16歲的他已精通英語、德語、法語、瑞士語、瑞典語和俄語,為他今後的創造發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

 1859年回到瑞典後,諾貝爾獲得關于氣量計、水表和氣壓計的專利,鼓舞了他作為一個發明家的興趣。

 1863年10月,諾貝爾獲得發火件(雷管)的發明專利權。這項發明人們稱之為“諾貝爾引燃器”。

 1864年諾貝爾和他的父親在斯德哥爾摩郊區建立一個硝化甘油實驗室。同年9月3日實驗室發生爆炸,死5人,包括他的弟弟,諾貝爾因不在場而幸免。

1865年,諾貝爾硝化甘油有限公司在斯德哥爾摩建立,這是世界上第一家生產危險性較小的硝化甘油的工廠。1867年諾貝爾用硅藻土吸收硝化甘油制成穩定的黃色炸藥(dynamite炸藥),同年在瑞典和英國取得專利,1869年在美國取得專利。

 1875年制成由火棉與硝化甘油混合形成的具有彈性的爆膠。這種炸藥既有硝化甘油那樣大的爆炸力,又具有黃色炸藥那樣的安全性。

 1887年諾貝爾又用等量火棉和化甘油加入10%樟腦制成巴里斯特炸藥,又稱硝化甘油無煙火藥。

 1888年又發明了用來制造軍用炮彈、手雷和彈藥的無煙炸藥,亦稱諾貝爾爆破炸藥。

 1896年12月10日,諾貝爾在意大利聖雷莫因腦溢血與世長辭,終年63歲。



 諾貝爾不僅在炸藥方面做出了貢獻,而且在電化學、光學、生物學、生理學和文學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建樹。諾貝爾的一生中,僅在英國申請的發明專利就有355項之多。

 諾貝爾不僅是個偉大發明家,還是一個有卓越組織才能的產業家,他所經營的炸藥工業,遍布歐美各國,還用炸藥專利款購置了大面積的油田,使其迅速地成為一個百萬富翁。然而,他對金錢和財物並不貪得無厭,對旁人,他慷慨施舍,對發展科學,他大力援助,他自己卻生活儉朴,一生在艱苦中度過,他甚至從來沒有請人畫過肖像,目前僅存的一幅肖像是他死後才畫的。他死後,根據他生前的願望,墓室修建得非常簡朴,他曾說過:“活人的肚皮比死人的紀念碑等榮譽,更值得我關心”。 諾貝爾對功利和榮譽十分淡漠,非常謙虛。他曾在一封信中對于他所獲得的獎章的原因敘述道:他得獎章不是由于發明炸藥的原故。比如,瑞典政府授予他極星勳章,是因為他的烹調本領;他得到法國勳章,是因他與一位部長過往甚密;他得到巴西勳章,是因為偶而認識了一位要人;他得到皮立華勳章,是因為授勳人想摹仿一出名劇中授勳時的情形……。就是這樣一位“一生無重要事蹟”而只是保持指甲干淨整潔的人,不僅為人類創造了大量物質文明財富,還為人類留下了艱苦創業,不慕功利、虛名的崇高精神。



 1895年11月27日,諾貝爾簽署了他死後遺留下來的所有可變賣財產的遺囑:將全部財產作為設立諾貝爾獎金的基金,每年取出基金利息,獎給對人類文化科學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人。根據當時估計,他的遺產約有三千三百萬克朗(瑞典幣,約折合920萬美元)。

 諾貝爾獎金分為物理學、化學、生理學和醫學、文學、和平獎五項。

物理學和化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負責頒發,生理學和醫學獎由瑞典卡羅琳醫學研究院負責頒發,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負責頒發,和平獎由挪威議會(當時挪威與瑞典同存于一個王國)負責頒發。1968年瑞典銀行決定增設經濟學獎,這項獎金由瑞典銀行提供。

 諾貝爾在遺囑中強調指出“在評選得獎人時必須不分國籍、不分膚色、不問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,一視同仁,唯一標准視其實際成就。” 諾貝爾逝世後,有關機構籌建了諾貝爾基金會,並于1901年1月1日開始管理基金,同年舉行了第一次頒獎儀式。有關機構還對諾貝爾獎金做了進一步的規定:每個各項獎金可由兩個獲獎青年均分享(最多不超過三人);如果當年無人得獎,則該獎金可留待翌年;每一項獎金在五年內至少應頒發一次,實際上,從1901 年開始授獎以來,都是每年頒發一次,只有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(1940~1942年),因戰爭關系,才停頓了幾年。由于按規定,每年要從基金利息中抽出 10%加入基金,另加上一部分沒有發出的獎金也並入基金,因此基金的數目越來越大。在同一年里,各項獎金的數額是相同的,不同的年份,獎金數額有所變動,其幅度主要取決于市場行情,因為這些獎金是靠基金資本的年收入來支付的。

諾貝爾獎金每年于12月10日,即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,以隆重的儀式在斯德哥爾摩寬敞的音樂廳里頒發,和平獎于同一天在奧斯陸挪威國會所召集的會議儀式上頒發。諾貝爾獎,現在已經成為學術界個人最高榮譽,也是威信最高的國際性大獎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